{


if(this.width>screen.width-461) window.open('http://www.helzone.com/vbb/attachment/images/4KkP_sK2rsCYjMzgzNzY7p3s=.jpg');


}" src="http://www.helzone.com/vbb/attachment/images/4KkP_sK2rsCYjMzgzNzY7p3s=.jpg" border="0" />



    陰曹地府和十八層地獄,是道教為其說詞尋得合理的根據。 在酆都城有一座景色優美的平都山,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四十五福地。

    根據東漢的《列仙傳》和晉朝葛洪的《神仙傳》書中所言,在漢代,曾有王方平和陰長生等人,棄官到此修道,最後終得道成仙,升天而去。 隨著王方平、陰長生二位仙人的名聲日盛,招引了不少仙人到此來拜訪。

    如傳說中的麻仙姑,就曾來拜訪過王方平,可惜沒遇上。直到現在還留有她住過的《仙姑岩》、《麻姑洞》等遺蹟。 此外,呂洞賓也曾拜訪過王方平和陰長生。

    後來,《王陰》二仙人被訛傳為《陰王》,又誤作為《陰間之王》,因此他們居住的地方──酆都,進而成為閻羅王所主宰的陰曹地府了。 東漢末年,五斗米教盛行於四川,而酆都在漢時屬於巴郡,是早期道教的重鎮之一。

    五斗米教因揉雜了巫術方面的東西而被稱為《鬼道》,並將道中的巫師稱為《鬼吏》。 於是,這種神仙人鬼混雜的道教信仰,促成了《鬼城》的形成。

    因此,原來充滿仙氣的平都山漸漸漸地被鬼氣所籠罩了,一大群的陰間鬼神紛紛湧進鬼國的京都──酆都,使這個地方成了陽間的陰曹地府。 鬼城之說日益普遍 後來,又加上《西遊記》、《鍾馗傳》等小說的誇張渲染,酆都城是鬼城的說法越來越普遍,假的也成了真的。最後,成了真正的《鬼城》。

    自宋朝以來,人們藉著自己心中對陰曹地府的揣想,在此處修築了一套如冥府般的建築,使酆都更成了名符其實的鬼城。



{


if(this.width>screen.width-461) window.open('http://www.helzone.com/vbb/attachment/images/cZCz_plekc6B.gif');


}" src="http://www.helzone.com/vbb/attachment/images/cZCz_plekc6B.gif" border="0" />



    在酆都鬼城中,有各種如陰間的建築,即:

(一)路引: 所謂的路引,長長三尺、寬二尺,以粗紙印成的一張通行照:上面印著《酆都天子發給路引》、《普天之下必備此引,方能到酆都地府轉世升天》,上方印有閻羅王的圖像,下方印有《酆都天子》、《酆都城隍》和《酆都縣府》三個大印。 人死之後,要到陰間去報到的幽靈就得手持這張閻羅王所發的通行護照,在經過看守鬼門關的小鬼檢查過後,才得以進入鬼國。 從前,人為了替自己留一條後路,為自己的身後事打算,於是都到酆都來買路引,希望死後能夠早日超生。因此,酆都的路引大大暢銷,甚至連東南亞國家的人民都千里迢迢來買路引。



(二)奈何橋: 本叫通仙橋,是明朝的蜀獻王所建的。原意是說走過這座橋就可以得道成仙。可是,後來這座橋竟被改名為奈河橋。 《奈河》是地獄中的河名,在《宣室志》中有一段關於奈河的敘述: 《董觀行十餘里,至一水,廣不數尺,流而西南。觀問習,習曰:《此俗所謂奈河,其源出於地府。》觀即視,其水皆血,而腥穢不可近。》 由此可知,奈河是一條來自地獄、充滿腥味、流著血水的河流。 在奈河之上有一座橋,就是奈何(奈河)橋。這座橋又窄又險,凡是惡人的鬼魂經過這座橋,都會掉到奈河中,被河中惡鬼毒蟲吃掉。

    《西遊記》中所說的:《銅蛇鐵狗任爭食,永墮奈河無出路。》就是這種情形。可是,如果生前是善人,則可順利通過這座橋,轉世為人。 就這樣,《通仙橋》這座《仙橋》便成了《鬼橋》──《奈何橋》。在酆都的奈河橋下開鑿了一個池子,叫做《血河池》。有人為了死後能好過些,便到橋前焚紙錢、燒香、施捨財物。 有趣的是,酆都的和尚尼姑們為了廣開財源,故意在橋面上塗蛋白、桐油等物,使得過橋的人常常摔倒;這些人為了消災免害,都大方地佈財獻祭,深怕得罪了諸鬼眾神。



{


if(this.width>screen.width-461) window.open('http://www.helzone.com/vbb/attachment/images/uFCW_qWCqZSYjMjY3MjU7.jpg');


}" src="http://www.helzone.com/vbb/attachment/images/uFCW_qWCqZSYjMjY3MjU7.jpg" border="0" />



  奈何橋入“枳峽勝境”門亭,兩旁爲長廊,中間有兩排香爐,裏面就是奈何橋,它建于明朝永樂年間(西元1403年),原爲明蜀獻王朱椿(朱元璋第十一字)香火廟的附屬建築。橋長7.2米,跨度3.3米,拱高2.55米,橋面呈弧形,寬2.5米橋下爲血河池。長1.2米,寬大2.5 米,深3米。“奈何”一詞,引自“梵火”,意即“地獄”,也作“無可奈何講”。



    人們常說:“行善自有神佛佑,作惡難過奈何橋”。傳說,人死後鬼魂都要過奈何橋,它是通往地府的第一道關卡。凡行善的鬼魂順利通過,作惡的鬼魂就要被惡鬼打入血河池中。遭受蟲蟻、毒蛇的折磨。這也就是鬼城文化的精髓:懲惡揚善。橋左邊是金橋,右邊是銀橋。過“金橋”的能大富大貴,走“銀橋”的也會發大財。



{


if(this.width>screen.width-461) window.open('http://www.helzone.com/vbb/attachment/images/9uyv_sK0mIzM4Mzc2OyYjMjA4NTE7.jpg');


}" src="http://www.helzone.com/vbb/attachment/images/9uyv_sK0mIzM4Mzc2OyYjMjA4NTE7.jpg" border="0" />



(三)鬼門關:據說人死了之後,在進鬼國之前,必須先經過一座陰森森、把守嚴密的關口,俗稱鬼門關。 酆都的鬼門關相當嚇人。從玉皇大殿往上走、就會發現一座黑漆漆的山門,彷彿血銹一般的橫匾上寫著《鬼門關》三個陰森森的大字。這個地方有一大片的參天古木、樹上棲息著一群群的烏鴉,當冷風陰颯颯的吹過,確實鬼氣逼人。



(四)五雲洞:位於三仙樓的東邊,深不見底。據說這裡是成仙的陰長生煉丹之處,也有人說是陰曹地府的入口。 來此的香客,都會到五雲洞的入口處焚燒紙錢,然後丟入洞中。因為洞很深,每當香客們將紙錢丟進洞中,一陣陣地風吹來,把紙錢吹得瑟瑟有聲,一旁的山僧就說這是《群鬼搶錢》。



{


if(this.width>screen.width-461) window.open('http://www.helzone.com/vbb/attachment/images/eRp3_q9Wt36VArMk=.jpg');


}" src="http://www.helzone.com/vbb/attachment/images/eRp3_q9Wt36VArMk=.jpg" border="0" />



(五)幽冥世界:傳說,這裏是通往陰曹地府的重要通道。大門額書“幽冥世界”四個大字,下有一幅對聯展現在遊客面前:名揚中外歸宿地 山秀西南別有天背面由全國著名書法家婁師白寫“總結善惡”四個字,耐人尋味。進門上梯有平壩,兩旁有長廊,前有一門亭,額書“勝迹平都”(原名平都神地)。



{


if(this.width>screen.width-461) window.open('http://www.helzone.com/vbb/attachment/images/sulp_JiMyNTI1Mzuupre1.jpg');


}" src="http://www.helzone.com/vbb/attachment/images/sulp_JiMyNTI1Mzuupre1.jpg" border="0" />



    這個殿原建於民國年間,重建於1984年。端坐蓮臺上的是報恩菩薩目連,兩旁是他的兩個弟子閔公、閔志。目連是佛主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,是個大孝子,傳說他從鐵圍城中救出他的母親。戲劇目連救母流傳較廣……



{


if(this.width>screen.width-461) window.open('http://www.helzone.com/vbb/attachment/images/cLYr_sK2kaXbqOgmIzM5MTE4O7S6JiMyMTMwNjs=.jpg');


}" src="http://www.helzone.com/vbb/attachment/images/cLYr_sK2kaXbqOgmIzM5MTE4O7S6JiMyMTMwNjs=.jpg" border="0" />



    鬼王石刻景區占地170多畝,總投資近1500萬元,主體工程鬼王石刻是在一座高難度150余米,寬400多米,即總面積爲60000多平方米的青石絕壁上雕鑿而成的。雕鑿最深處26米。工程已歷時四年,現已初步具備條件,鬼王石刻已於1996年6月獲得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認可頒證,作爲當今世界最大的摩岩刻造像,載入“吉尼斯之最”。

    鬼王姓鍾名馗,字正南,唐朝德宗年間人,終南山人氏。出身書香世家,自幼讀詩書,可謂“學富五年,才高八斗”,釧道志向遠大,立志匡世濟民,在科舉應試時,深受主考官、大學者韓愈的賞識,被贊爲“字字琳琅,篇篇錦繡”卻不料在最後殿試時,因膚黑貌醜,受到奸相盧杞及王公貴族的奚落嘲諷,心性高傲的鍾馗不堪受辱,憤而在金階上頭觸殿柱而亡,一股忠魂不散,飄飄蕩蕩來到鬼城豐都。閻羅天子哀其不幸,憐其多才封鍾馗爲“平鬼大帥”,以座騎“白澤”相贈,令其重返陽間,懲惡揚善,捉盡天下鬼魅鍾馗不辱使命,恪盡職守,手執三尺青鋒寶劍,掃除天下妖孽鬼怪,之後,鍾馗功德圓滿,閻羅子贊其爲“鬼雄”。

    玉皇大帝封其爲“翊立除邪雷霆驅魔鎮鬼冥王”,人稱“鬼王”。 酆都這座鬼城的名堂還有很多,除了以上所說的之外,尚有望鄉台、登天梯、孽障台等。 水陸道場渡餓鬼 這裡也有十王殿和十八層地獄的塑像,同樣很著名。 除了酆都之外,還有另一個地方的十八層地獄塑像也非常有名。那就是位於山西省浦縣柏山的東嶽廟。 東嶽廟的規模極為宏大,佔地也很廣。廟中有各式建築六十餘座。

    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十八層地獄,為了凸顯陰曹地府的特色,這十八層地獄全都建在地下,讓人身歷其境時,有如身在地獄中。 這十八層地獄由十五個孔竅洞所組成,其中有三個孔竅洞分成兩層,總共有十八層。裡面雕塑了五嶽大帝、十殿閻君和六曹判官等和人身一般高的塑像。 除了這些塑像之外,還刻有各種小鬼冥吏、刀山、碾磨、油鍋、鋸解等群像,共一百二十多個。

    這些塑像可說是目前中國寺廟中罕見的明代泥塑,是極為珍貴的古物。 另外,佛教在舉行水陸道場時所懸掛的水陸畫上,也有關於陰曹地府的描繪。所謂的水陸道場,起源於印度,根據佛書所云:阿難曾經在夜裡夢見餓鬼向他要東西吃,於是阿難就設水陸道場,佈施食物以救渡餓鬼。

    後來傳至中國,據說是從南朝梁武帝時代先開始的。根據佛教的說法,凡是被水陸道場所超渡過的孤魂野鬼,都可以免去罪罰而得以升天,因此,一直到後世仍歷久不衰。 水陸書上所畫的,有十殿閻羅、六曹四司判官、五道將軍、牛頭馬面、小鬼夜叉及各式各樣的地獄。 目前傳下來的明代水陸畫以山西寶寧寺藏量最豐,共有一百三十九幅,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文物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wer4484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